DB23∕T 3763-2024 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技术规范(黑龙江省)
ID: |
20D259EA4FB242F19372F5279F2EA555 |
文件大小(MB): |
0.49 |
页数: |
14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13.080,CCS,B 11 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 23/T 3763—2024,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技术规范,2024 - 08 - 30发布,++0,- XX - XX发布,2024 - 09 - 29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23/T 3763—2024,I,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1,5 调查 2 基本要求 .2,调查内容 .2,调查方法 .2,6 水文计算 2 一般规定 .2,设计流量计算 2,7 跌水工程 3 一般规定 .3,工程布置 .4,设计 4,施工 4,8 护坡工程 4 一般规定 .4,工程布置 .4,设计 4,施工 5,9 谷坊工程 5 一般规定 .5,工程布置 .6,设计 6,施工 7,10 填埋修复工程 7 一般规定 7,工程布置 8,设计 .8,施工 .8,11 林草工程 .9 一般规定 9,工程布置 9,DB 23/T 3763—2024,II,设计 .9,施工 .9,12 封育工程 .9 一般规定 9,工程布置 10,设计 10,施工 10,13 其他工程 10,14 验收 .10,DB 23/T 3763—2024,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桦南县水务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金忠、孙和强、孙雪文、李志飞、魏琳、杨庆楠、严尔梅、高士军、张兴义、秦伟、苏安双、李雪萍、刘杰淋、侯成志、何宏彬、殷哲、刘明岗、郭明明、刘绪军、栾岚、刘冬霞、李云鹏、于安泽,DB 23/T 3763—2024,1,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的总则、调查、水文计算、跌水工程、护坡工程、谷坊工程、填埋修复工程、林草工程、封育工程、其他工程和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77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GB/T 16453.3—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GB/T 17638 土工合成材料 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39 土工合成材料 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20465 水土保持术语,GB 51018—2014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T 51097 水土保持林工程设计规范,GB/T 51297 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标准,JTGD 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L/T 225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 260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446 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SL 482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 654 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YB/T 4190 工程用机编钢丝网及组合体,DB 23/T 1808 连续式柳编跌水侵蚀沟治理技术规范 DB 23/T 2272 侵蚀沟秸秆填埋复垦技术规程,DB 23/T 2578 侵蚀沟建植紫花苜蓿技术规程,DB 23/T 3179 侵蚀沟建植饲用燕麦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GB/T 2046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总则,DB 23/T 3763—2024,2,侵蚀沟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考虑侵蚀沟所在集水区的坡面土壤侵蚀防控措施(梯田、地埂和保护性耕作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防护林建设等项目相结合,侵蚀沟治理坚持沟头、沟底、沟坡兼治,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及封育措施相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 侵蚀沟治理措施布设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注重实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侵蚀沟治理工程在制止沟蚀的同时,利用沟中水土资源,发展林(果)生产,5 调查 基本要求,5.1.1,实地调查宜采用比例尺不低于1:10 000的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平面坐标系统宜采用2 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5.1.2,实地调查应符合GB/T 51297有关规定。 调查内容,5.2.1,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区水土流失情况,社会经济情况,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情况,以及侵蚀沟周边农田的农作物、耕作方式、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和当地建筑材料等情况,5.2.2,重点收集侵蚀沟基础信息,包括侵蚀沟成因、分布、形态特征、危害等。宜收集侵蚀沟分布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等相关资料,5.2.3,测算侵蚀沟汇水面积,实测纵断面、措施横断面、沟缘线和沟头深度等。 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宜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无人机等技术相结合,应充分利用高分卫星影像等,6 水文计算 一般规定,6.1.1,跌水工程、谷坊工程和填埋修复工程,应进行必要的水文计算,6.1.2,跌水工程的防御标准为10 a一遇3 h ~ 6 h最大暴雨。可根据各地降雨情况,……
……